學校評鑑標準化
--『評鑑歷程與結果』的公平、客觀、ㄧ致性
瑞豐國小 / 曾振興 / 2017.11.6
壹、前言
ㄧ、現場對評鑑質疑
誰有資格評鑑? 評鑑歷程公平? 評鑑成績客觀? 結果對學校有幫助?
二、評鑑的差異性
真幸運遇到這組委員ㄧ定可過關? 遇到這位委員最嚴格真倒楣?
三、學校現場對評鑑的質疑 舉例:例1 例2 例3
四、評鑑為何要標準化?
什麼是評鑑標準化?如何達成標準化?
貳、學校評鑑標準化的基本概念
ㄧ、評鑑的基本概念
(ㄧ)評鑑目的:依據資料→評定成績等第→改進發展
(二)評鑑型態:內部與外部評鑑、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鑑、CIPP評鑑…
(三)評鑑人員:教授、督學、校長、教師、家長等五位代表
(四)評鑑方式與流程:
(五)評鑑結果與運用:
二、評鑑標準化的基本概念
(ㄧ)標準化目的:正確、可靠、公信力、被信賴
(二)標準化規準:公平性、客觀性、ㄧ致性、鑑別度
(三)標準化的技術:
1.蒐集:多元蒐集資料
2.分析:三角檢證資料
3.判斷:共同判定成績等第
4.鑑別:鑑別學校間的差異優缺
(四)差異性與鑑別度:降低人的差異性、有效提升鑑別度
叁、學校評鑑標準化的技術
ㄧ、評鑑『歷程』標準化的技術
(ㄧ)自評表:初步瀏覽並了解學校、預排成績序位及等第分布
(二)線上評鑑:初步瀏覽並了解學校、預排績序位及等第分布
(三)當天現場評鑑:
1.蒐集多元資料:自評表、簡報、檔案、參觀、晤談、觀課
2.分析多元資料:透過三角檢證資料的真實與ㄧ致性,並相互驗證
3.判斷決定成績:依分析的資料評判成績、達80%通過及符合、成績序位及等第分布
4.鑑別校際差異:鑑別出該校在校際間的相對地位
(四)差異性與鑑別度:經由討論降低五位委員的差異性、提升鑑別度
二、評鑑『結果』標準化的技術
(ㄧ)個別委員的標準化
1.綜合座談口頭報告的標準化
2.排出各校成績序位與等第分布
3.撰寫評鑑報告的標準化與鑑別度
(二)組內五位委員的共同標準化
1.綜合座談五位委員口頭報告的標準化
2.經由五位委員的統計與討論,排定各校成績序位與等第分布
3.等第分布成常態分配(含有優、甲、或乙)
4.撰寫總結評鑑報告,含優點、建議、缺點的用語寫法與份量多寡
(三) 各組全體委員的共同標準化
1.各組間指標通過數(優等、甲等、乙等)比例調整,分布成常態分配
2.修正成積序位、等第分布
3.根據成積序位、等第分布,修改評鑑總結報告
肆、結論
ㄧ、專業素養、贏得信賴
二、共創三贏(教育局、評鑑委員、被評學校)
三、完成任務,達成學校評鑑目標